在出發前就已經訂好宿舍,所以就知到會和其他6位同學一起住一棟研究生宿舍。
在台灣男生宿舍與女生宿舍絕對是分開的,
除非在特定的日子裡,否則是禁止互相進出;
不過男女生合宿在國外是很常見的,
在抵達前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要迎接這不一樣學生宿舍生活。
當天舍監帶我進到我所屬的那棟宿舍時,
第一位出來迎接的,是一位來自印度的男室友,
「恩,果然是要跟男生一起合宿」我心裡這麼想。
接著走出來的,是一位黑人男室友。
「疑!我還有一個黑人室友!」
Lumi是我這輩子第一個認識的黑人朋友,然後還是我室友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晚上11點多,Lumi說他心情不好,
問他怎麼了,
他說,你有沒有過一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對,
雖然不是什麼壞事,但就讓你心情不好。
然後我們就這樣展開了閒聊,
聊著聊著就談到有關種族議題,
Lumi問我,當我第一眼看到他時,是什麼感覺?
我說,我還是有點嚇到,因為我從來沒有過黑人朋友,
你們看起來是那麼高那麼壯...然後又是黑人!
Lumi大笑,問我說難道沒有什麼覺得討厭或是負面的想法嗎?
我說其實真的沒有,
「但我開始思考要怎麼跟我爸媽說,我有個黑人室友」
以亞洲人來說,對黑人的印象應該就是不安全、落後吧,
對於一個整族的陌生,我們總是會先冠上不安全的標籤。
因為在台灣,幾乎很少會有黑人的,
不同於在澳洲這,什麼樣的種族都有。
在我抵達澳洲安頓下來的第二天,
因為還不熟悉環境,在廁所遇到刷牙的Lumi就問了他超市要怎麼去,
雖然在第一天我另一位室友已經帶我去過,
但是路痴的我還是很難記住公車到哪邊下車、怎麼走,
Lumi說他要去郵局寄東西,可以順便帶我去,
一個黃皮膚女生和黑人男生,當下其實沒有想那麼多,
不過Lumi後來說,
我們這樣的組合 一個黑人與黃皮膚女生一起坐在公車上,
一般人應該是很難接受的。
Lumi說,其實就算是在澳洲這邊,
他也很能感受得到那種異樣的眼光,
另外一個黑人室友在他來到這裡時也告訴了他這件事,
雖然沒有人會開口說,但是你可以感覺的到。
例如說他去打工的第一天受訓,當他走進教室裡,
就覺得所有人的焦點都落在他身上,
每一個人的眼光都像是在說「這個黑人怎麼會在這裡」的感覺。
「我覺得一堆什麼卡在腦中,完全無法思考」Lumi說,「可是你不能因為單單看到長相就評斷一個人啊!」
總一直以為,種族或是顏色的問題早就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嚴重,
結果我錯了,應該只有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才比較不會有這樣的議題吧?
嘴吧上說我們不該有歧視,
但其實當你真正面對或遇到時,那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我在一家中國餐廳打工,裡面的員工都來自大陸,
當他們一聽到我說我的室友們有4個男生、1個女生,分別來自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南非,
每一個的反應都是驚訝地接不下話,
還有一個跟我說,如果有發生什麼事可以打電話給他。
這是刻板印象,
雖然我們都不願意承認,但是談吐之間總是會不經意流露出。
Lumi聽我說這段經歷,抱著頭說Fuck,
那不是生氣,他的表情很受傷,我看的出來。
Lumi說,今天在聊天時一個朋友下了一個結論讓他覺得:原來你們都是這麼樣看我的。
我問他是什麼結論,
Lumi遲疑了很久,可能是找不到適合的詞,可能是真的難過,開口要說卻又閉口,
「是一個類似因為你是這種人,所以才有這樣的結論」
除了膚色不一樣外,我看不出我們有哪裡有不一樣。
「人們會更覺得奇怪尤其當黑人與黃種人、又是不同性別的兩人相處在一起。」Lumi說。
這根本就是我們現在的情況吧!還是室友!
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在網路上和一位大陸人約面交電風扇,
因為是直立式的,而且買了兩台:一台是自己的、 一台幫印度室友買,
就麻煩Lumi開車帶我們去載,
晚上10:00,一車上黑人開車、跟著一位印度人、和一位亞洲女生。
我先下車,面交的大陸同學走出來看到我打了個招呼,
接著可以看到很明顯的表情轉變:因為他看到了後面跟著是下車要幫忙拿電扇的印度人和黑人。
不過上車後我們三個卻是當笑話在談論這件事,
那位大陸人應該被我(們)嚇到了吧哈哈哈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他喜歡邊煮飯邊聽音樂,手拿著炒菜鐵鏟和身體會隨著音樂擺動;
他喜歡聽饒舌樂,在車上邊開車邊跟著Rap;
他每天看新聞,關心澳洲總理為什麼換人;
他是我室友。